本报驻巴基斯坦特约记者 姚 晓哈拉帕文明也称印度河流域文明,是已知南亚次大陆最早的文明,存在时刻大约是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1300年。印度河流域文明,望文生义,就在印度河流域,而印度河现在首要流经区域都在巴基斯坦,因而印度河文明两大最有名的城市遗址,分别是哈拉帕和摩亨佐·达罗,都在今日的巴基斯坦境内。哈拉帕坐落旁遮普省南部,在省会拉合尔和南部重镇木尔坦之间。
图片阐明2:哈拉帕博物馆部分陈设
图片阐明1:哈拉帕遗址
英国人和砖头哈拉帕的特征在于它是一座用砖头建起来的城市,要知道5000年前的砖头城保存至今实属可贵。哈拉帕遗址是欧洲人发现的。1856年,英国人要修一条从拉合尔到木尔坦的铁路,两名英国工程师为铁路道砟头疼,因为地处平原,找不到石子做道砟。他们偶尔发现印度河支流拉维河流域的哈拉帕区域有许多砖块,当地人就用这些砖块建筑房子。后来,他们也用了不少哈拉帕砖块修铁路。不只如此,老哈拉帕火车站也是用旧砖建的。陈旧的哈拉帕砖头就这样融入了近代工业文明。《环球时报》记者在驱车前往哈拉帕的途中发现,当地人喜爱因地制宜,用石头或许砖头建房,到了首都伊斯兰堡城外,就能看到砖厂高高的烟囱。从拉合尔一路向南去哈拉帕的路上,挺拔的烟囱越来越多,可见烧砖建房是平原陈旧的传统。黄金标明哈拉帕,这座5000年的砖头城现在什么样?记者抵达时,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片残垣断壁,其间有一口井,周围的墙听说是城市防护墙,城市的排水系统清晰可见。往里走,能看到两处比较大的遗址。其间一片应该是比较大的街区,主大街宽8米,发掘出不少青铜器。接下来还有一大片遗址,能看到迷宫相同的工坊区,墙高大约到成年人腰部,这里是工人寓居以及寄存东西的当地。有意思的是,好几个房间被一种圆形砖头台面悉数占有,有材料说这是舂米的台面。其实,哈拉帕遗址的砖头看起来和现在的砖头不同不大,但细心想想,在没有石头的情况下,哈拉帕人用土烧制砖头,让自己的城市坚强地保存了5000多年,真实难以想象。关键是砖头被随取随用了这么多年,还没有用完,可见全盛时期哈拉帕人究竟烧了多少砖头……遗址工作人员说,世界上最早的砖头听说出现在8000多年前的西亚,但那不是烧制的,而是泥坯经日晒后构成的。我国最早的砖来自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,是烧制的。哈拉帕的砖有一个特色,它的砖头都是固定标明1∶2∶4,听说是砖头的黄金标明,用这种砖建房子最巩固。而哈拉帕一切的砖头都是这样,可见其时人们不只发现了这一点,还有专门机构进行标准化办理。无法破解的文字这个时分,博物馆开门了。哈拉帕文明最有名的文物是一个“国王兼大祭司”人像,在摩亨佐·达罗出土,哈拉帕博物馆展出的是复制品。哈拉帕最有名的是印章。所谓印章,便是一个2厘米左右的正方形薄块,有的发黄,有的发白,用滑石制造,通过烧制使其更经用。印章上一般刻动物,比方牛、羊等,最特别的是独角兽。最上面一排有点相似文字的符号,大约七八个,有的左下角也有符号。印章是做什么的呢?博物馆工作人员说,有估测是用来密封货品的,也有说是一种身份符号。详细用法是压进黏土,用作密封符号。这种印章曾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、中亚、阿拉伯半岛,阐明哈拉帕人的生意规模很广。博物馆外有两三个小摊子,卖这种印章的复制品,几百卢比(约合十几元人民币)能买一套,一套有大大小小八九个印章。惋惜的是,因为没有相似罗塞塔石碑和《番汉合时掌上珠》之类的双文字对译材料出土,现在没人能破译印章上的哈拉帕文字或符号。并且,这些印章上的文字真实有点少,就像许多年后人们只挖出一个身份证,凭一张身份证就破译一种文字,真实困难,现在只能估测那是交易的一种符号。此外,哈拉帕出土了许多女人雕塑,还有棋盘、骰子、弹珠、马车、小狗等玩具。哈拉帕自公元前2000年左右开端式微,公元前1400年逐步消失。没有依据标明哈拉帕遭到外来侵略,因而许多人以为是天然要素构成式微。当地人以为,气候变得枯燥,塔尔大沙漠逐步构成,从前茂盛一时的印度河流域文明就这样被渐渐遗忘了。